谷歌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AI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聊天记录吓人

谷歌研究员被AI说服,认为它产生了意识。

他写了一篇长达21页的调查报告上交公司,试图让高层认可AI的人格

领导驳回了他的请求,并给他安排了“带薪行政休假”

要知道在谷歌这几年带薪休假通常就是被解雇的前奏,公司会在这段时间做好解雇的法律准备,此前已有不少先例。

休假期间,他决定将整个故事连同AI的聊天记录一起,全部公之于众

……

听起来像一部科幻电影的剧情梗概?

但这一幕正在真实上演,主人公谷歌AI伦理研究员Blake Lemoine正通过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接连发声,试图让更人了解到这件事。

华盛顿邮报对他的采访成了科技版最热门文章,Lemoine也在个人Medium账号连续发声。

推特上也开始出现相关讨论,引起了AI学者、认知科学家和广大科技爱好者的注意。

这场人机对话令人毛骨悚然。这毫无疑问是我见过的科技圈最疯狂的事。

整个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

继续阅读谷歌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AI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聊天记录吓人

发布于

物联网进县城,是一门好生意吗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的传统,我国有超8亿庞大人口居住在县镇及乡村地区(以下简称县域),但从经济规模来看,占全国60%的县域人口仅创造了35%的GDP,以数字技术盘活县域经济,减少大型城市的依赖和虹吸效应,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当下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五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加强县域建设,其中第二十条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包括推进5G规模化部署、推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物联网化智能化改造、部署水电燃气表计感知网络、政文教卫服务一网通数字化等建设。

近年来国家推进工业、城市物联网建设的政策频出,包含县域在内的下沉市场数字化转型机遇被激活,智慧城市的单个项目投入都以亿级单位衡量,我国2020年智慧城市产值14.9万亿元,根据当前投入预估,作为下沉市场的智慧县城经济产值至少也保有万亿级规模。物联网等技术正潜移默化地驱动下沉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但限于区域经济状况、财政支持力度、技术人才匹配度,物联网下沉市场的星火,目前主要集中在政府服务采购与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的下沉战略中。通过本文,我们简略探讨物联网下沉市场的商机和挑战。

继续阅读物联网进县城,是一门好生意吗

发布于

多起宕机事故发生,竟都归咎于最初的失败设计

本文对面向失败设计做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2015 年 5 月,杭州市萧山区某地光缆被挖断,某公司支付软件受到影响,用户反复登录却无法使用,一时间#XXX炸了#成为微博热词;2021 年 7 月 ,某视频网站深夜宕机,各系产品所有功能似乎全崩,直至次日凌晨才恢复服务。这两个故事,导致吃瓜群众对企业技术实力产生了质疑和误解,影响颇深……

从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对于失败场景考虑不充分对于企业声誉的打击有多大。站在程序员个体角度,面向失败设计对于个人的影响也同样巨大,企业的事故责任终究要落到程序员个人头上,而事故也往往会消耗组织对于个人的信任,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发展。在字节跳动,事故对个人的影响不算太大,但在其他一些公司,一次事故往往意味着程序员“一年白干”。

不同年限的程序员差异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除了架构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技术规划能力、技术领导力之外,面向失败设计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业务开发的新同学有时候可能会有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写的代码与老鸟们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编写正常流程的业务代码大家的差异不会太大,但是针对异常、边界、不确定性的处理才真正体现一个程序员的功力。老鸟们往往在长期的训练下已经形成多种肌肉记忆,遇到具体问题就会举一反三脑海里冒出诸多面向失败的设计点,从而写出高可用的业务代码。如何去学习面向失败设计的方法论,并慢慢形成自己独有的肌肉记忆,才是新手向老鸟蜕变的康庄大道。

基于这样的考量,我写了这篇文章,对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做了一些总结,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老鸟们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继续阅读多起宕机事故发生,竟都归咎于最初的失败设计

发布于

这五个字,能优化80%的程序性能问题

本篇关注程序性能优化,分为五个主题,分别是『池』『序』『分』『减』『并』。

一、『池』字诀

池化,降低可重用对象的创建和回收代价。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无论是电影还是游戏中,主角总是孤胆单英雄,最多三五成群。但Boss不一样,Boss手一挥,必须有一群小怪一拥而上,毕竟帮主角刷点经验也是好的。

小怪的特点是:数量多,容易死,循环用。电影不可能请太多的群演,因此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人分饰多角的超级龙套。而游戏里,也不可能每一个小怪都完全不一样,因为创建它们还挺消耗时间和内存的。哈哈,现在你知道了,你正在打的小怪很可能与刚刚死前掉金币的那只是同一只。

代码中,如果某些对象有重用的价值,并且创建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CPU或IO资源。那么在出现性能瓶颈的时候,一个合理的优化方向就是池化。刚刚例子中,对游戏中小怪进行池化,通常称为对象池,类似的还有线程池、连接池等。

继续阅读这五个字,能优化80%的程序性能问题

发布于

扼杀IT职业生涯的十种迹象

成功的IT职业生涯,能够让你获得参与、满足和成长的多重平衡。在一项技术或一份工作上停留太久,可能会与快速变化的行业脱节。而承担太多,你的团队和你自己的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

那么,在日常项目需求和工作压力下,如何打造成功的IT职业生涯呢?技术领导者表示,定期抽身出来,以局外人的角度分析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和目标(要去哪里),这样你就可以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并避免陷入职业停滞的困境中。

下文将帮助你识别扼杀IT职业道路的10种迹象,避免迈入职业发展的死胡同。

1、 拥有“单轨”(狭隘而刻板)思维

TechDemocracy公司首席战略和业务发展官Alex Lam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将自身的职业与特定公司的产品或平台挂钩可能会损害你的发展前景。他解释称,“技术人员经常围绕他们关注的领域(通常是特定供应商的技术)建立深厚的主题知识。但是,成功是无法复制的,不能保证对于特定技术/平台的成功经验适用于其他技术/平台。”

他建议采取更广泛的方法并获得各种供应商平台(包括合作伙伴技术)的实践经验。

DigitalOcean公司首席产品官Gabe Monroy也警告称,一心一意地关注现有工具和程序可能会使IT专业人员与更广泛的行业趋势脱节。他表示,“IT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你需要花点时间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工具、新流程以及新的做事方式。如此一来,你可以了解不断变化的趋势,进而帮助你更有能力承担当前的职位,或帮助你找到可以提升自身职业生涯的新职位。”

继续阅读扼杀IT职业生涯的十种迹象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