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程序员38年经验总结:不要有年龄危机,直接去做

有人选择贩卖焦虑,有人选择继续前行。

能把一件事坚持 40 年的人并不多,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就是其中一员。他叫 Noah Gibbs,从事编程工作快满 40 年了,最近他用博客的形式分享了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

再过两年,也就是 2024 年,我将成为一名拥有 40 年编程经验的工程师。在此期间,我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我该从哪里介绍我的经验呢?就从软件开发说起吧。

软件开发还是「年轻」的

就拿编程语言来说,Fortran 可以追溯到 1957 年,同时期出现的还有 LISP 、Algol 等。设想一下,假如从 1957 年开始就有人从事编程工作,到今天也已经有 65 年的经验了。

至于我,自 1998 年以来,我一直是一名全职程序员,时间跨度达 24 年。不过严格说来,我从 1984 年就开始干程序员这一行了,这样算下来已有 38 年从业经验。

至于其他行业,例如文艺界大提琴演奏者马友友(Yo Yo Ma)从 4 岁半就开始拉大提琴,演艺生涯超过 63 年,但他还不是世界上演奏时间最长的音乐大师。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位音乐人在过去 80 年里连续发行了多个音乐作品,这还不包括现场表演或其他活动。

因此相比其他领域来说,我们(编程)的领域还很年轻。

继续阅读一位老程序员38年经验总结:不要有年龄危机,直接去做

发布于

Nature两连发:揭秘美国博导学术霸凌亚洲博士后黑幕

最近,Nature连发两篇文章,揭露美国的博后被导师PUA的内幕。来自国外的博后,就更惨了。降薪、威胁不给签证都是小意思,有的还被辱骂、欺凌。

你,一个外国人,想在美国的大学里做研究?

可以,但你需要接受比美国同事们更少的工资,更多的工作,外加「花样百出」的人身攻击。

8月10日,Nature连发两篇文章,揭露来自外国的研究人员在导师手下可能受到的辱骂、威胁,以及工作时长和经济上的剥削。

在美国的博士后中,有65%会遭职场霸凌和PUA。

文章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142-8

文章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155-3

美国学术圈的霸凌

Nature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学术圈,外来国家的研究人员正在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初级科学家的生活可能很艰难,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我们早就知道,糟糕的工作保障、低工资和对终身教职的激烈竞争,让这条路困难重重。但初级科学家面对的,还有更大的问题——遭遇霸凌。

Nature曾于2019年对全球的博士研究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有五分之一表示他们曾经历过欺凌,并且在国外工作的学生比在自己国家工作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欺凌。

继续阅读Nature两连发:揭秘美国博导学术霸凌亚洲博士后黑幕

发布于

做好管理其实就这几点,你做到了吗

大家好,我是大白,今天跟大家聊聊“优秀”!

我们都知道,优秀是比较出来的。有了对比,才有了差距;有了差距,才有了评价。

比如,我们身边的那些可以称为“优秀”的人,他们有的升职速度极快,有的专业能力极强。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有明显超出正常水平的“能力”。

那么,他们的“能力”是如何得来的?他们以前做了什么,导致了他们现在的“优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01 工作数年后

是什么拉开了同龄人的差距?

为什么起点差不多的人,工作几年后,人生却有着天壤之别?

是什么拉开了人与人的差距?是智商吗?是学历吗?还是家庭背景?

其实都不是。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你把工作当成敷衍,那工作就对你敷衍;你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小利,那你也一定走不远。

真正优秀的人,会把工作当成修行。因为他知道,把工作当修行,不断磨炼心性、精进自己,不仅能成就事,也能成就人。

继续阅读做好管理其实就这几点,你做到了吗

发布于

程序员如何寻找技术突破、体现技术价值?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技术从业人员,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少同学会遇到职业发展的成长瓶颈,例如:可学的技术繁多,精力不足;技能和业务不匹配,找不到突破;技术答辩屡屡受挫,无法体现价值等等。以及被塑造的“程序员 35岁论调”,使整个行业变得焦虑。

笔者作为鹅厂行家平台的咨询老师以及前端技术专家,总结了两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 如何寻找技术突破:从事前端开发多年,技术进步遇到瓶颈,一直在做螺丝钉的工作,且有一些年龄焦虑。
  • 如何体现技术价值:不善言辞,不知道如何在技术答辩或者交流时突出自己的工作亮点。

结合笔者自身经历和理解,和大家分享。也希望以下的内容,可以帮助到热爱前端,热爱技术的同学们可以走得更远。

继续阅读程序员如何寻找技术突破、体现技术价值?

发布于

一份重大通信故障报告,发人深省

当地时间7月2日凌晨1点35分开始,日本运营商KDDI的移动网络发生大规模通信故障,导致全日本范围内无法拨打电话、无法收发短信、数据通信变慢。

此次事故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影响用户数量达3915万,故障一直持续到7月4日下午才基本完全恢复,给日本全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损失,也是KDDI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网络系统故障。

故障发生后,KDDI高层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广大深受影响的个人和企业用户鞠躬致歉,并表示考虑赔偿损失。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次大规模通信故障?看完KDDI的报告后,发人深省。

故障原因一:核心路由器割接失败

7月2日凌晨,KDDI组织工程师对连接全国移动核心网和中继网络的一个核心路由器进行割接,将老旧的核心路由器更换为新产品。

不幸的是,通信人最担心的噩梦发生了——割接失败了。在更换核心路由器的过程中,新的核心路由器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故障。

继续阅读一份重大通信故障报告,发人深省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