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刷视频,不但拉大阶层间的认知差距,而且会加剧阶层固化

刷“抖音”,不但会拉大阶层间的认知差距,而且会加剧阶层固化

信息分化、199法则与阶层固化

\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阶层固化是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无法回避的必然话题,对中国依然如此。在冷兵器时代,打破阶层固化的终极手段是组织武装起义,推翻时任政府。但是,这种方式仅能在量的范围内缓解社会矛盾,很难彻底的根治阶层固化,最终成为周而复始的历史轮回。阶层固化是人与人之间潜在差异与市场出清机制共同导致的必然产物,如果仅仅为了阶层平等,而刻意打压创造价值与获取财富相对较强群体的潜在实力发挥,显然对这类群体不公平,不利于社会效率的最大化,严重的抑制社会的发展,诸如在建国后所实施的大锅饭与生产队机制。

但是,如果任由人与人之间创造价值的潜能肆意发挥,而不在不同阶层之间进行财富调解,必然会拉大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最终引发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爆发战争。理性的政府既要鼓励创造价值能力较强的阶层将其潜力发挥到极致,还要通过税收、扶贫以及人为的制度设定来平衡有限的资源在不同阶层之间“相对平均”的分配,以缓解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当前的全球政府对比中,中国社会所设置的制度相对较为合理。既鼓励创造价值能力较强的阶层将其潜力发挥到极致,但也通过各种方式给与低收入基层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诸如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宅基地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机制让数亿农民的生计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继续阅读丁彦皓:刷视频,不但拉大阶层间的认知差距,而且会加剧阶层固化

发布于

低代码平台的利弊

销售广告总是很诱人:只需点击几下鼠标的应用程序。但是,当你购买低代码开发时,你真正为你的组织设置了什么呢?

在一个有高压力期限和高要求老板的世界里,低代码开发工具的承诺听起来的确很棒:只需点击几下,非编码人员就可以立马完成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了。

这是许多厂商的销售宣传用语,他们都抓住了“低代码”这个流行语。市场上也充斥着大量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让你用最少的保姆来兼顾所有的事情。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了,不需要成片的小隔间,也不需要由那些无所不知的开发人员所组成的敌对派系。

然而,承诺很容易做出,想要兑现却很难。许多精明的首席信息官以前都听过这些承诺,有时也会看到它们的失败。计算机的历史几乎就是程序员添加更多层代码来修复前一层的粗糙边缘的历史。第一个软件编译器被认为是编写机器代码的低代码替代品。不要惊讶,机器代码也曾经是一种低代码的替代品,可以用来重新连接管子之间的连接。新的工具已经被提升为对以前的低代码的增强。

好消息是,从另一个高度来看,工具的发展是非常积极的。我们真的可以用更少的工作来做更多的事情。不过,来自战壕的消息往往会更令人困惑。通常一个大的进步往往也伴随着管理它的责任。有时候,掌握一个工具并找到配置它的最佳方法,几乎和从头构建某个工具所需要的工作量一样多。

对于那些考虑低代码选项的公司来说,理解和管理这种紧张关系就会是最大的挑战。它们所提供的明显优势是否值得为此付出几个月的代价?要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一轮的承诺,需要仔细权衡以下这七个接受低代码工具的原因和七个需要避免它们的理由。

继续阅读低代码平台的利弊

发布于

“网赚”类App,到底有多不靠谱

2020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原有的生活、工作秩序,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只能居家活动,影响了收入来源。而此时“另类”生财之道成了不少人琢磨的对象,许多App打着“刷视频、看广告、做任务赚佣金,边玩手机边赚钱,月入过万不是梦”的口号吸引了不少用户注册使用,究竟“躺赚”App都有什么特点,是否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到底靠不靠谱?

常见的“网赚”类App等应用程序有以下特点:

  • 下软件,看视频。根据提示,下载特定的软件,观看完整视频,并达到规定数量后,可兑换成相应的虚拟币或积分,凭此提现或积分换手机、换游戏皮肤等。
  • 点赞、关注短视频。通过自费升级为会员或购买套餐,获得点赞或关注资格后,赚取佣金。
  • 试玩软件中的实名认证。根据任务要求或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不同的软件试玩之前,需要完成实名认证或绑卡任务后,把相应截图发给客服,领取佣金。
  • 转发朋友圈,分享广告内容。顾名思义,需要将相应广告内容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后,赚取佣金。
  • “画大饼”式宣传诱导用户下载。通过App弹窗广告等制作诱人宣传语,迎合大众“低投资,高收入,轻轻松松把钱赚”的心理,诱导用户下载,其中大部分App无法在常用应用商店下载到,只能在微信/QQ群、第三方广告链接或分享二维码的方式下载。
  • 以蝇头小利激励用户发展“下线”。通过分享软件链接或二维码给朋友下载,注册后分享者即能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类推发展越来越多的下线,根据积累用户数量,从中获利。

总之,此类App利用人们“赚钱”心态,通过吸引用户注册使用,创造流量入口,进行变现,甚至套取个人信息等牟利。

继续阅读“网赚”类App,到底有多不靠谱

发布于

Hacker News热议:封装包那么多,程序员还用学习算法吗?

在各种各样的算法实现、软件包开源可用的当下,算法对于程序员而言还重要吗?

如果你是几十年前的程序员,那你一定精通于算法,并经常需要自己编写算法。但在今天,算法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从业者都在使用现成的软件包和购买的算法。甚至有人提出这种观点:「机器学习不需要数学,很多算法封装好了,调个包就行」。

时代真的变了吗?近日,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在 Hacker News 网站引发讨论。

继续阅读Hacker News热议:封装包那么多,程序员还用学习算法吗?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