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的突破及应用领域的逐渐广泛化,医疗作为民生福祉的重要一关,其发展备受关注。医疗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深化,能够有效的帮助医生进行一系列的医疗诊断和辅助治疗,在有效的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下推动医疗智能化的发展。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分类,医疗机器人可以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四大类,主要用于伤病人员的手术、康复、救援和转运。其中,手术机器人大类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矫形外科机器人系统、神经外科机器人系统、可操纵的机器人导管、及其他临床手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包括帮助护士进行输液、配药、体检、情绪抚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卫生”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医疗机器人是推动现代医疗卫生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手术机器人行业正值发展浪潮,它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约60%);有研究报告认为,外科用的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截至202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预测,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10亿美元,预计可保持20%~25%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23年初达到200亿美元,2025年之前突破300亿美元。另据瑞士银行(UBS)预测,到2022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类型将达7000种左右。目前,国际上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这两大类的产业化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