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钓鱼!FBI开发加密通讯设备并通过线人流入黑市,800多名罪犯被监控并抓捕

抓一个黑帮老大最难的一步是什么?

答案是:找到他在什么地方。

在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能觉得只要警察想抓人,通过手机定位就可以轻易找到他,但现实并非如此,因为犯罪组织也在积极地跟上信息化的脚步。

为了躲避各地警方和执法组织的在追踪,犯罪组织成员——尤其是头目,往往会使用加密通讯设备进行沟通联络,想要破解这些设备也并非易事。

更棘手的是,执法组织刚破解一个加密设备或者查封一个加密设备提供商,犯罪组织就立马换一款设备使用。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美国禁毒署、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欧洲刑警组织以及十多个国家的执法机构进行了一次合作——“特洛伊盾牌行动”(Operation Trojan Shield)。

这个计划的过程是:由FBI秘密地控制一款加密通信平台,并且通过线人将搭载该平台的设备传播到罪犯手中,然后对这些人进行监控并抓捕。

这个可以被称作是“极限钓鱼”的计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经过监控和分析,各地的执法部门最后在澳大利亚和整个欧洲逮捕了超过800名犯罪分子。

继续阅读极限钓鱼!FBI开发加密通讯设备并通过线人流入黑市,800多名罪犯被监控并抓捕

发布于

搞瘫全球半个互联网的边缘云计算公司是何方神圣?

来源|腾讯新闻潜望
作者|纪振宇

 

8日,全球互联网世界碰到一次不大不小的“断网”事件,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一家边缘云计算公司–Fastly。

人们习以为常的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必备的基础设施,但在背后网络云服务商集中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其脆弱性也愈发突出。8日全球互联网世界碰到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断网”事件,就是这一脆弱性的最新例证。

全世界数以亿计互联网用户在当天发现自己无法打开日常访问的网站,在经过约1小时后才逐渐恢复。最终,一家名为Fastly的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服务提供商浮出水面,这家公司表示,由于进行了一项“服务配置”的修改,引发了大规模故障。

有意思的是,当人们得知问题出自Fastly这家公司后,其股价在当天出现大涨,因为通过这起事件,投资者意识到,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员工数不到1000人的“边缘计算云服务”公司,对互联网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宣称在互联网终端用户和服务器之间架设“中继站”,为用户提供更快捷、便利的互联网内容体验的同时,由于这一类服务商集中度过高,导致了类似当天大范围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这样的风险隐患。

继续阅读搞瘫全球半个互联网的边缘云计算公司是何方神圣?

发布于

企业数字化市场:产品向左,服务向右之一

最近一个趋势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性公司在进军或者筹备进军企业市场,都在筹建自己的解决方案,专业服务乃至咨询团队,这从猎头和招聘网站的众多信息中可窥一斑。

互联网公司本质上是产品型公司,从C端的需求中识别,总结,提炼,开发出产品,然后通过产品服务于用户。而企业市场,特别是对于大B客户,从销售到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和C端/小B客户是完全不一样的,而现在市场另外一个趋势是,产品型公司在构建服务能力,而传统的咨询服务公司也在同步开发和沉淀自己的可复用的产品。

产品型公司向左,服务型公司向右,两者在什么时候能够成功会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呢?

一、产品型公司和服务型公司的区别

商业模式:

产品型公司的本质是做复制,一个产品卖遍全球,服务型公司的本质是深挖客户,把所有的东西卖给一个客户。

产品型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是靠产品的规模化销售产生的,一个产品卖多个用户,复制的越多收入越高,但是成本却不是线性增长的,边际成本很低。软件行业里微软的windows,电子消费品行业里的iphone,这就是产品型公司的最佳典范。

服务型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也就是解决一类问题,来产生收入。而现在大部分的服务型公司还是以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服务资源,有多少客户,就要有多少服务资源,所以服务型公司的成本构成是线性的。

继续阅读企业数字化市场:产品向左,服务向右之一

发布于

中国人开始反算法: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

作者:王敏,编辑:向小园

来源: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算法不讲武德!”越来越多年轻人发觉,生活正在被算法控制。

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卢锋,想要搜索某个科技产品的特性及用户使用体验,但打开知乎,还没来得及输入关键词,便被首页的推荐内容所吸引,不停地点开一条又一条。半个小时过去,他恍然间已经忘了最初为什么打开知乎。

这就是不少年轻人感受到的算法推荐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易沉迷。

个性化推荐几乎成为每一款互联网产品标配,大数据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了人们的“手机生活”。不可否认,算法推荐在追求商业利益之外,本质上是为用户服务的,很多人的感受是, 在一些APP频繁输入兴趣关键词,算法就能够逐渐了解甚至摸透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而持续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正如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所言,在传播过程中,公众会偏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但久而久之,便会将自身置于“茧房”之中。在这样的“信息茧房”中,全部都是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致瘾,让人停不下来。

长此以往,可能会使人盲目自信甚至走向极端。美国互联网观察家伊莱·帕里泽将此形容为“过滤气泡”, 算法推荐会过滤掉异质信息,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让用户身处在“网络泡泡”的环境中。

一直深处于自己乐意看到的内容池当中,视野可能会变得狭窄,所见所闻被APP所控制。不过,这届年轻人心里清楚,在当今社会,完全脱离算法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对抗算法”。

有人用“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的方式尽量减少在网上留下痕迹;有人用多个手机和手机号,尽量分隔可能成瘾的网络环境;有人针对不同的场景训练不同的账号……

继续阅读中国人开始反算法: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

发布于

一个时代彻底终结!别了,IE浏览器!曾占95%市场份额 网友:考试报名咋整?

时代的眼泪,终于到了告别的时候了。

在超过25年后,微软终于要在明年退役IE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再见了,IE浏览器!

当地时间5月19日,微软公司表示,从明年6月15日起,其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IE浏览器)将基本淘汰,标志着又一款数字产品将退出历史。

“我们宣布,Windows 10上的Internet Explorer的未来在Microsoft Edge中,”Microsoft Edge项目经理Sean Lyndersay说。“Internet Explorer 11桌面应用程序将于2022年6月15日退役并停止对某些版本的Windows 10的支持。”

继续阅读一个时代彻底终结!别了,IE浏览器!曾占95%市场份额 网友:考试报名咋整?

发布于